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时尚 >

上海:用“绣花”般精细治理传递城市“温度”(2)

来源:仙游新闻网 责任编辑:小毅 发表时间:2019-09-10 16:32 点击:

  近一年来,这块总书记看过的大屏幕里,显示的内容不断丰富,跳动的数据更加优化,背后的算法持续提升。包括噪音扰民、公交线路优化、渣土车运行、防台防汛等多个专业化模块相继推出,“城市大脑”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内景(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 摄

  “头脑”更加聪明的同时,“四肢”也更加有力。目前,浦东新区的36个街镇陆续建立起城市运行分中心,接收来自区中心的订单任务,大大缩短任务单的流转时间。

  地处城乡结合地带的周浦镇,既有繁华的万达广场、小上海步行街,也有转型发展中的镇级工业园区,人口密集、车流众多。

  据周浦镇城运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蓓介绍,过去因为感知技术的缺乏,信息互联共享不及时,城市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明显,治理措施较为碎片化。

  如今,有了“城市大脑”的快速反应和集中指挥,许多社会治理顽疾得到了明显改观。

  随着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模块上线半年,周浦镇辖区内的车辆失窃发案率同比下降了72.2%;老人行动轨迹监测模块在过去一年里,向家属推送了300余条有效信息,凡佩戴智能手环的走失老人,均被当天寻回……

  王告诉记者,浦东“城市大脑”将不断迭代更新,更快更强大的城市运行中心即将上线。“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将变得更加可行。”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入口(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 摄

  既“近家”又“进家” 养老服务15分钟内“触手可及”

  走进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记者就被驿站里热烈的“人气”所感染。

  在这里,57岁的金阿姨经常参加插花、烘焙等活动;60多岁的张大爷是书画沙龙的爱好者;住在一公里外快80岁的肖阿姨,中午都会来社区食堂用餐……越来越多的老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走进这家驿站,逐一察看综合服务窗口、托老所、党建工作站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今日头条

    更多>>

    推荐产品

    • 年龄增长是件好事?3大理由告诉你为什么
    • 既然相互喜欢,凭什么不能在一起?
    • 就会买买买?你还得知道这些奢侈品牌的代表色
    • 男人追不到女人?就是因为这十五个方面
    • 女人不再屈服爱情 独立女性最潇洒
    • 作势:《花少3》里面的情侣都很会穿
    • 男人应该知道:懂她的需求,才能给她最想要的
    • 如何为爱情保鲜?夫妻生活中多给老公惊喜
    • 尼可:干货集合!怼死所有防晒迷思!

    快速直达

    新闻点评IT中国

    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2016 皮丘网 版权所有 声明:皮丘网内容皆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以及本人立场 若有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站长。客服QQ:72486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