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旅游 >

用文化为传统行业“加码” 古城绍兴打造文创发展新模式(2)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小毅 发表时间:2019-08-13 15:06 点击:

  何锐敏说,过去1万吨鲜茧需要10万蚕农才能生产,如今通过机械化操作,200名工人就能完成生产。在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同行业的前提下,巴贝集团已经具备了年产一万吨高质量鲜茧的生产能力。

  全新的技术为古老的桑蚕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全新之路。目前,巴贝集团正在启动年产10万吨鲜茧的项目,“接下来我们要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将蚕丝运用到工业、医疗等行业,把蚕丝产业进一步做大。”何锐敏说。

  全新理念

  让文创产品更有“温度”

  老旧、朴实的黑色乌毡帽,作为“老绍兴”的典型元素,看上去和时尚毫不沾边,但在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营销部经理应锋的眼里,却是可以与国际接轨的文化符号。

  乌毡帽是绍兴著名的“三乌文化”之一,过去人们习惯用它来挡风、保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乌毡帽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为了让乌毡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开始思考对老式乌毡帽进行创新。

  经过改良的乌毡帽采用毡料和呢料制成,色彩也变得鲜艳,融入了锦鲤、碧波等中华元素花纹。改良版乌毡帽还有多种戴法,既有绍兴传统特色,又显时尚雅致。

  应锋介绍,今年7月,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组委会专门定制了5500顶新式乌毡帽,作为纪念品送给参加比赛的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带着全新的设计理念,乌毡帽成为传播绍兴文化的一个新符号。

  让传统而普通的商品变得与众不同,是促进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绍兴柯桥,一位少年通过画笔让普通商品更具暖意。

  这个少年叫毕昌煜,3岁时,他被确诊为孤独症患者。最开始,家人让毕昌煜拿起画笔,只是想让他安静下来,却无意间为他开启了艺术的大门。

  在毕昌煜艺术工作室里,摆满了绚烂的油画,色彩跳跃,笔触灵动。从事纺织业的父亲突发奇想,把毕昌煜的油画印到面料上,没想到大受欢迎。如今,从丝巾、毯子到服装、首饰,毕昌煜的画已经被运用到了各种产品的设计中,崔永元、汤唯、央视鞠萍姐姐等知名人士都曾穿着带有毕昌煜画作的服饰出席各种场合。

  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技术为支撑,绍兴将文创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也让古城深藏的文化“活”了起来,传播地更深、更远。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今日头条

更多>>

推荐产品

  • 国内航司取消代理费 去哪儿实控百拓商旅营收受损
  • 研学旅行:走出“成长烦恼”
  • 第二届鄂尔多斯美丽乡村旅游节将拉开帷幕
  • 《北京市旅游条例》8月1日施行 非法一日游最高可罚10万
  • 曲作家钟立民逝世 作品曾入选中国十大旅游形象歌曲
  • 起底东南亚黑导游:中国旅行团因不购物被“甩路边闷车里”
  • 非遗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上海将分类制订量化评估指标
  • 飞猪大数据:出境游客心很大,近五成本地游玩到了地方再订
  • 河南省自驾游护照发行 全省百余家景区免费游

快速直达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2016 皮丘网 版权所有 声明:皮丘网内容皆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以及本人立场 若有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站长。客服QQ:72486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