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 >

北水稻增收49万吨 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小毅 发表时间:2020-01-19 14:55 点击:

粮食稳面积、稳产量,出路何在?湖北向科技要产量,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水稻增收49万吨。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单双季稻混作区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9年度总结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目前,“水稻+”模式迅速发展,农户对优质稻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水稻生产引导作用越发明显,水稻生产进入综合管理时代。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这是项目实施最大的出发点。”项目主持单位湖北省农科院院长焦春海表示。


  据介绍,为破解技术难题,项目组筛选了14项关键技术。针对鄂中北稻麦茬口衔接紧、土壤肥力不高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集成以工厂化育秧及机插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精量直播技术为主体的稻麦周年培肥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江汉平原水稻光温资源利用率低、再生稻适宜品种少、机收再生稻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集成以适宜品种、肥料优化施用技术、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机收减损栽培技术为主体的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针对鄂东南双季稻生产品种茬口衔接紧、劳动力投入大、规模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集成以品种筛选、机械化双直播技术、双机插技术、少免耕机械化技术为主体的双季稻周年规模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并以规模化农场、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主,将集成的三大生态类型区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同时,在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冷浸田改良技术、双季双直播生产技术体系、施肥方式上取得了突破。


  该项目为期3年。2018年起,通过一年多实施,共集成单双季稻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9套,示范面积162.4万亩,辐射面积1500万亩,增产粮食49万吨,项目区域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提高5%左右。


  同时,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2%,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20%,节本增效8%以上。培育带动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6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643个,培训农技人员1469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634人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今日头条

    更多>>

    推荐产品

    • 科普:什么是人工智能? 会干啥?真能取代人类?
    • 360齐向东:数据保护做不好要承担法律责任
    • 丰台科技周竹海科技分会场启动 展示智能硬件成果
    • PUE值低至1.049 网宿液冷数据中心刷新节能新记录
    • 梦想加获2000万美元B轮投资 加速扩张智能化共享办公
    • 一加5手机将发布 新机确认采用高通骁龙835芯片
    • 志翔亮相中国网络安全年会:终端安全要“轻管控重感知”
    • 海信赞助美国EG电竞战队 体育营销套餐再添“新品”
    • 多牛传媒亮相2017数博会 共探大数据行业发展

    快速直达

    新闻点评IT中国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导航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2016 皮丘网 版权所有 声明:皮丘网内容皆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以及本人立场 若有其他问题请联系网站站长。客服QQ:724868242